您现在的位置:

养生知识 >> 正文 >

道家境界:虚静的奥妙_养生文化_

养生之道网导读:"虚静”乃道家(道教)惯用语,亦是凸显道家(教)修养之深的"境界”语……北京军海癫痫病医院

"虚静”乃道家(道教)惯用语,亦是凸显道家(教)修养之深的"境界”语。对于"虚静”,世人多以"一词”对待之,即以混沌、综合之眼光对待之——"虚静”乃"虚无”之境界。自然,若以大文化、大国学之视角看待之,取"虚静”复合义亦未尝不可。但若从道家的立场研究"虚静”,则须采取精微的立场分析之,否则,"虚静”过于混沌而陷入隐晦不明的境地。

"虚静”一词,在老子《道德经》中本是分解的:"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”(16章)细究此章,当知虚、静本为两种不同的状态,且此两种状态密切联系,一则虚乃通往静的必然之路,或曰,若达到静,当需从"虚”开始;二则,只有致"虚”到极处,才能笃实归静,进而达到"没身不殆”之境。亦是在此意义上,老子才有"致虚极,守静笃”之说。无独有偶,近日予读《老子道德经憨山注》第十六章时,得见憨山对"虚静”的另一解释,获益颇多。憨山云:"致虚极守静笃者。致,谓推致推穷之意。虚,谓外物本来不有。静,谓心体本来不动……”憨山注老子自然多从佛家立场入手,然其对虚、静的内外二分可谓精当,笔者对于虚、静的内、外二分亦是受了憨山大师的启发才得以成文。

窃以为,虚者,将外物空掉也;静者,内心寂然不动也。故欲达到静,首先要"虚”,若无"虚”之功夫,"静”之境界则难以达到。故道家(教)所谓的"虚静”可从此境地上做两重观。

"虚”。道家之"虚”虽有"空”之意,然却又不完全类同佛家之空。道家视野中宇宙万物乃为道所生,应依附于道,顺应大道。自然,人亦应顺从大道之流行方能逍遥游于万物之间。然而,遗憾的是,人往往为外物所执而陷入"有待”的锁链之中,恰如老子所言:"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”(12章)于是,人之本应澄明之道心为外在之物所污染、所束缚,最终陷入"终身役役而不见其功,�}然疲役而不知所归”(庄子·齐物论)的悲哀境地。故"虚”当谓从外物的角度而言,即要"虚”掉"外物”,进而渐次达到明静之心。

"虚”的功夫在老子《道德经》中多采取"以无观有”和"去欲”的方式而进行,且老子多言虚无之用——因为虚,故能容纳、涵盖万物。宋人苏轼所言"空故能纳了”概括得颇为精当。所谓"以无观有”,乃是以"空无”之心而呈现"妙有”之用:如十一章"三十辐,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�ㄒ晕�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”,即言虚无(空无)之用;第五章"天地之间,其尤橐�a乎!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”则亦虚之"动”,"虚”而动,实乃"静极而动”,此乃从哲学之层面言说之。

所谓"去欲”,实则"排除”杂念之过程,老子的哲学核心乃"道法自然,无为而治”,然愈达到无为之境,须"空”掉各种欲望,正如其所言:"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无欲,使夫知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”(3章)"虚”在老子视野中,乃是成就"实”,成就"有”,乃至"没身不殆”的重要环节,故老子言"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”(44章);第四十五章老子亦言"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”,其中"大盈若冲”之意为真正的充盈若空虚之状,因为空虚,所以才能容纳万物,才可以长久。

如果说老子之"虚”多带有形上之意,且多从治世角度而言,那么庄子之"虚”则偏重于人生体验,从解脱外在束缚之层面而展开。庄子理想之境界乃是"逍遥游”,逍遥游之关键在于"无待”,而达成无待的先天条件则是"虚”,是"空”掉一切,不粘滞,不执著。自然庄子之空,非谓佛家否认万物之存在,而是将自身融于自然万有之中,应时而变,浑然一体,一如陶潜所谓的"纵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惧”。那么庄子又是如何进入"虚”之状态的呢?

概言之,庄子对外物之"虚”乃通过"忘”的态度而达成:《齐物论》中南郭子綦之所以能与大道为一,在于一个"忘”字——忘物乃至忘己;《大宗师》中庄子借颜回之口予世人敞开了一条通往大道的路径:

颜回曰:"回益矣。”仲尼曰:"何谓也?”曰:"回忘仁义矣。”曰:"可矣,犹未也。”他日,复见,曰:"回益处矣。”曰:"何谓也?”曰:"回忘礼乐矣。”曰:"可矣,犹未也。”他日复见,曰:"回益矣。”曰:"何谓也?”曰:"回坐忘矣。”

© http://jkcp.zogch.com  四季养生网    版权所有